產后惡露、傷口、漲奶......順產寶媽護理技巧,這些你知道嗎?
我們知道,雖然順產媽媽恢復相對而言比較快一點,但是順產后的產后清洗和護理要特別注意,避免后期產道感染以及幫助傷口恢復,給大家總結一些順產護理小經驗,一起來看看吧!
惡露
是指由子宮所排出的分泌物,產后1~3天,量多、顏色較紅,以后顏色減淡、量少,10天后呈淡黃色,一般在4~6星期會完全消失;若惡露有大血塊、惡臭或鮮血流出等異?,F象,應立即就醫。
惡露護理
生完寶寶后,新媽媽的惡露護理主要得注意以下三個方面:
1、飲食調理產婦應攝入營養、溫補、易消化的食物,湯類和低纖維蔬菜最佳,忌食用生冷、油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。
2、衛生保健產婦的肌膚非常敏感,特別是傷口處,非常容易感染細菌,因此必須使用透氣性好、全棉的衣物。如果出現產后惡露不止,產婦應尤其注意會陰部位清潔,每天用溫水清洗,勤換內褲和產婦衛生巾,防止傷口感染。
3、環境條件產婦和寶寶所處的房間應有良好的通風,保持空氣清新。室內溫度適宜,避免過熱或過冷。
傷口護理
順產一般會留下陰道撕裂傷,或會陰側切的傷口。
因傷口位尿道口、陰道口、肛門交匯處,很容易發生傷口不愈,所以在護理上會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,以防止外陰感染。
1、保持會陰的清潔與干燥
勤換衛生墊,避免濕透,傷口浸泡在濕透的衛生墊上很難愈合,而且久了細菌滋生對傷口愈合不好。
每天用溫水勤沖洗會陰部,切忌由后向前擦,應該由前向后,防止會陰切口拆線后裂開。
2、避免傷口裂開
側切的寶媽媽,睡覺或坐著時重心應側向傷口對側,避免惡露污染傷口,避免傷口受壓,切口表面錯開。
避免摔倒或大腿過度外展,這樣都會使傷口再度裂開。
3、平時多做縮肛運動
躺著、坐著,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的。這樣既有助于促進擴約肌的收縮,又能夠早日恢復陰道的緊致。
4、要經常留意傷口,一直到產后兩周為止
留意傷口是否疼痛:如感覺傷口疼痛,傷口有紅腫、裂開、流血水、流膿等現象,最好馬上就醫,很可能是傷口感染。
如果發現傷口處有小的膿包,可能是對縫合線的吸收有障礙,應到醫院請醫生將縫合線拆除,傷口就愈合了。
產后漲奶
1.熱敷乳頭
如果脹奶嚴重,乳頭變硬,新媽媽在每次喂奶前應先用干凈毛巾熱敷并按摩乳頭,擠出一些奶水,待乳暈周圍較柔軟后方便寶寶吮吸。
2.滋潤乳頭
如果發現有乳頭破皮或起水泡的情況,可在傷口涂抹乳汁,并調整喂乳姿勢,以免再次受傷。若破皮嚴重,可停止一兩次哺乳,但要擠出乳汁。
3.調整哺乳姿勢
如果寶寶吃奶時情緒不穩定,很有可能是因為媽媽哺乳的姿勢不當。在哺乳時媽媽應該讓寶寶含住整個乳暈,而不是只有乳頭的部分。
4.擠出多余乳汁
哺乳后,如果新媽媽仍感覺乳房脹痛,非常不舒服,可以使用擠奶器擠出多余乳汁,防止乳房過度腫脹。
5.及時擠出奶水
如果無法直接給寶寶哺乳,新媽媽應該用擠奶器將奶水擠出,維持泌乳功能。
6.避免刺激乳房
若不能母乳喂養,媽媽們可以用冰敷,并服用醫生囑咐的止痛劑,或食用韭菜、麥芽水,不可再按摩、刺激乳房。
部分內容轉載網絡 如有違規或侵權 請聯系管理員刪除